研究学生: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
日期:2021-01-17 11:04:00  浏览量:249

研究学生:教育活动的基本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蔡梅娟

摘要:一切教学活动均应以研究学生为基本前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潜能只有在教师 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才能被充分诱发出来。教师只有重视对学生的研究,才能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既要树立研究学生的教学理念,又要去具体地研究学生的特点 与需要。

关键词:教学;研究;学生

 

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的 相互交流活动,教师作为施教主体,必须对学生这一 受教主体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才能在充分了解学生 的基础上真正诱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主 体与主体之间的深层交流。

、要把研究学生作为备课”的重要内涵

备课的过程首先应该是一个研究学生的过程,备 课的内涵不仅仅是为课程做准备,更是为学生做 准备但,传统教学理念中的备课”往往被单纯理解 为准备课程内容和教法,似乎是教师把课程的内容备 熟弄通并准备好一套可行的教法就算完成了备课任 务,实际上这是一种舍本求末的错误理解。教学活动 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而是具有独立意志的生命主体,是教学活动真正的 内因,如果忽视了学生这一决定性的因素,一切教 学目的都只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同时,学生作为具 有主体意识的人又是十分复杂的,教师必须下大功夫 去研究他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活 动有的放矢。因此,教师所教的东西究竟有多少能真 正为学生所接受,往往不是取决于教师钻研教材与教 法的程度,而是取决于教师研究学生的程度。这要求 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心中时刻装着学生,牢固树立 为学生备课的理念。

首先,要以研究学生为前提去钻研教材。所谓钻 研教材并非单指把教材上的内容弄明白,而是要弄明 白教材内容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以及怎样调整 处理它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但在教学实践中,为数 不少的教师把钻研教材仅仅局限于死肯课本,一方面 是缘于教学理念上的错误,从未把研究学生纳入自己 的考虑范围之内;一方面也许与懒惰心理有关,不愿费时费力去研究课本之外的东西。因此,有的教师尽 管把教材背得很熟,课程信息量似乎也不少,但却得 不到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与教师的主观愿望相去甚 远。因此,我们要有这样两种认识;一是把教材看做是 依附于学生而存在的教学要素,它不是一个脱离学生 需要的独立的存在,因此,钻研教材与研究学生是一 体化的工作。二是应把教材看作一个充满变数的教学 要素,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充满了弹性,应在研究 学生的前提下去灵活地变通它,使它更好地满足学生 需要。

其次,要以研究学生为前提去钻研教法。对教法 的研究不应是脱离开学生的需要去表面化地探索教 学的方式与手段,而应是研究这些方式与手段是否利 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消化与运用。但在目前的教学 实践中,许多教师在教法的运用与探索中并未树立应 有的学生意识,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无 视学生的存在,自顾自地沿用一套僵死的教法,不管 学生的接受状况如何。二是漂浮在理论的表面,仅仅 从教法理论的层面去理解教法,启发式、研究式、讨论 式、自主学习式等现代教法理论似乎都在其教法上有 所体现,但实际的授课效果却不理想。造成这些问题 的原因就是,教师未能下功夫针对学生的需要去改进 教法,要么是没有去研究学生,要么是对学生研究得 不深不透。可见,教法是否科学、先进,最终要通过学 生的接受效果来检验与证明。

总之,研究学生应该是备课的重要内涵,对学生 进行研究的程度决定着备课的价值高低,因而,我们 可以说,备课就是备学生”。

二、要研究学生的需要

研究学生的需要研究学生”的重要内涵之一。教学活动的本质意义就在于满足学生的需要,这 一点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已形成共识。教师仅仅从理论 上明确满足学生需要的必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 去切实地研究学生究竟需要什么,这是决定教学活动 是否能为学生提供有效营养的基本前提。我们可以从 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来研究学生的需要:

1.研究学生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一分子的需要

所谓学生的需要”并非仅指学生作为单纯的个体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指他作为某一特定时代的特定 社会群体的一分子的需要,是他们实现其历史价值、 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一种综合性需要。教师要在研 究社会生活的前提下去研究学生的需要,因为学生未 来的价值是指向社会的,我们培养人才的目的本来就 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社会需求又决定了学生的需 求。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去全面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 信息,既要了解社会的总体形势以及人才需求的基本 状况,又要了解与所教专业有关的社会信息以及社会 对于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在此前提下,才能明确 学生将来可能承当的社会角色,进而对他们进行有针 对性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目光同时投向两个 方向:社会和学生。

2.研究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

我们在此提出的问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 教,而是指怎样满足学生作为人的需求。我们面对的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人的生命本质决定了他们 有认识、感知、情感主体的特殊需要,尤其是他们的心 灵需要。这样,我们把学生作为认知和情感的主体去研究他们,而不是把他们仅仅当作“客观的接收对 象,这样,才能找到与学生的心灵相接之处,弄清学 生究竟需要什么。首先,我们要找准学生的“精神兴奋 点,知道学生在关心什么、思考什么、谈论什么、喜欢 什么、渴望得到什么,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再去确定采 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显然就会使供需接 轨,从而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无效性。其次,要找到学 生的情感兴奋点”。情感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桥 梁,而且是人进人积极思维活动的一种激发性因素, 有关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人的情商智商”的同 等重要性,情商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智商,因此,我 们的教学应是对学生的情商和智商的同步培养。尤其 是人文学科的教学,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情感状态 与情感倾向,了解他们的情感兴奋点,与他们的情感 接轨,这样,在教学活动中才能顺利地调动起学生的 情感因素,使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化到积极参与”状 态,从而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其 实,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完全排除情感因素,有人能把数理化课程讲得十分生动形象,有人能把生物课 程讲得妙趣横生,都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与学生的情感 切合点,把情感因素巧妙地融入了所传授的知识中。 当然,这既需要教师具有一颗真正的爱心,又需要教 师具备能够洞察一切的睿智。

三、要研究学生的特点

研究学生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又一重要内 涵。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的需要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学生的特点决定着学生的需要,因此,要满足学生的 需要就必须去研究学生的特点。

首先,要广义地理解学生的特点。以往所谓研究 学生的特点往往局限于对学生的年龄、性格、兴趣爱 好等方面的研究,而对学生情况缺乏更为全面深刻的 认识。所谓学生的特点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应包 括学生所处的时代大环境、生活学习的小环境、先前 知识的获得情况与后续趋向以及结业后的未来走向 等等。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情 绪状态等因素的研究可称为微观研究,其意义主要在 于为具体的教学内容、方式与手段的安排提供参照; 而对于学生的时代特征、环境因素、知识体系与未来 走向的研究则属于宏观研究,其意义主要在于为调整 教学理念与知识结构提供参考。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前者利于优化整个教学体 系,而后者更具有实践操作价值。宏观研究要求我们 具备更加广阔的教育视野,把学生置于整个教学体系 的某一环节中来加以观照,微观研究则需要我们具备 实干精神,一点一滴地去付诸行动。

其次,要把学生的群体特点与个体特点结合起来加以研究。我们面对的学生一般都是一个群体,因而 总有着他们的群体特征,比如时代特征、城乡特征、性 别特征、年龄特征、学习能力以及风气与氛围特征等。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不同的届次、不同的班 级之间的学生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是其群体 差异的表现。研究学生的群体特征,利于教师从整体 上去强化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对历届学生都使用同一 个教案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同时,群体 又是由具体的单个人组成,因而还需要教师去研究学 生的个体特点,尤其是那些具有特殊性的个体,需要 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把研究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 基本前提,才能使教学活动找到其核心价值指向,收 到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