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评教”视域下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
日期:2021-09-08 15:46:14  浏览量:341

“以学评教”视域下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

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 赵秦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以学评教”的新型教学评价模式逐渐生成。而在“以学评教”视域下,学生于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教学实施应当在遵循个性差异基础上,立足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及时地渗透美育影响,以启发、引领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以学评教;初中语文;生态课堂

 

一、“以学评教”——教学评价发展方向的转变

传统教学评价模式中,主要以课堂、教师、书本三中心为指导理念,将课本知识的教授与巩固训练作为评价重点,评价主体、评价目标及方法比较单一,评价标准趋向共性。在评价过程,强调教师主体地位,通常以教师所设教学目标是否明晰合理、教学手段是否科学可行、教学环节是否灵活有序等方面作为评价课堂的主要内容。因此,评价一节课上得是否“精彩”、“出色”,通常取决于教师对本堂课的总体教学设计及课堂实施中呈现出的个人表现。

可以看出,“以教评教”的传统评价模式,存在明显不足之处。它以“教师”作为评价过程的主要对象,实则割裂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剥夺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在场”权利。此外,传统评价指标缺乏系统性,对课堂价值性标准把握有所偏颇,也进而造成评价内容看似全面,实际上片面单一的情形。这种评价模式又对生态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产生不小阻碍作用,甚至以牺牲知识传授的广泛性,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为代价。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滞后的评价机制间的矛盾愈来愈无法调和,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随着课程理念的发展更新,传统课堂评价模式同样经历着巨大改革。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间的关系,不再是单一、静止的,而应遵循“平等”、“互动”、“交流”原则。“以学评教”理念的生成满足了这一需求,也为多元主体性评价提供了另一种视角。更为重要的是,“以学评教”使得评价者对学生参与教学给予更大重视,是评价主体的一次意义重大的转变。它将关注点转移到每一位学生个体身上,立足学生发展角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鼓励创新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锻炼实践能力,更具发展性视野,也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二、基于人本思想的生态课堂构建

“生态”可理解成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在日常语境中被赋予一种正向定义,通常以显著的主动性,展现出新鲜的生命力。

21世纪以来,生态学研究成果日丰,生态理念对教育领域的影响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从宏观的框架理论研究,到具体可行的微观应用,生态教育观念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生态课堂构建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结合“以学评教”的新型评价机制,更加强调对课堂中学生动向的持续关注,充分发挥其思维潜能,实现全面综合发展。生态课堂的构建以“唤醒”、“激励”为旨,学情为先,以学促教,为语文学科教学实践注入一种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一)立足学生实际,创设有效情境

生态课堂的构建尊崇主体参与原则,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聚焦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立足学生学习需求,引发学生求知欲,推动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当灵活变换教学手段,以音频、图片、具体生活经验、教学语言等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多重境界,体悟文字间飘逸灵动的笔意。

以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古代诗词语言凝练、意义含蓄,对初中学生而言,在语境理解、主题思想挖掘感悟中往往存在诸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相宜的情境创设能够拉近文本与学生间的距离,尤为必要。在诗歌发展更迭过程中,音乐常伴其左右,二者相合,抑扬浑融。古诗词课堂实践中,有时不妨借助音乐来渲染诗词意境。短笛信口,悠扬清越;羌笛声怨,挣揣苍凉。“笛声”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意象,回响在千百年前的诗作里,蕴含着纷繁复杂的情感内质。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借幽咽凄切的笛声聊诉羁思,余韵绵长。课堂实践时,可以在学生吟咏诗歌,体悟想象时配以玉笛乐声,帮助学生迅速浸入诗歌意境,更好地感受诗人彼时耳闻心思,加深印象,乃至课堂结束后,心中还能回响起诗中的情感之声。同样地,教授王维《竹里馆》一诗时,教师也可适时安排环节播放古琴曲,以空灵幽邃的琴声,悠长清远的长啸声调动学生听觉,引发情思,催动想象,如入实境,由此更加自然地体会隐者高雅绝俗的独特意趣。在音乐媒体的运用中,方能更好地展现诗歌全貌。

对于画面感较强的作品,在学生自由想象之余,适时展示相关图片,能够拓宽其思维疆域。如《紫藤萝瀑布》一文,宗璞以活泼隽雅的语言描绘出一树涌动生命之姿的紫藤萝,形如瀑布,淡雅梦幻,熠熠生辉。在课堂中,部分同学不曾在生活中见过紫藤,可以先让见过藤萝的学生口述,结合文中描写,想象出紫藤的形、色状貌,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现画面,体悟情思。在初步把握紫藤形貌后,出示相关图片或视频,结合文字描绘,更为真实可感,学生得以从对“情”的揣摩慢慢走入“境”内,化身景中人。

此外,教师的课堂语言同样重要。干涩乏味的教学语言非但无法激发学生的领悟力,反而会成为教学中的一块绊脚石,在学生同语文学习间筑起障壁。富有诗性的语言应当贯穿于课堂始终,并且依据不同风格的文章灵活变换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情境的创设看似“热闹”,但实际效果甚微,无法确保有效性。因此,生态课堂的构建同时要求情境创设把握适当的度,为学生的情感体验留有余地,使得学生真正通过自己的思考、联想感其情,发其思,悟其美,以免冲淡文本内在的韵味。另外,作为课堂整体实施中的一环,情境创设不是孤立或刻意的,它可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带来完整浑融、自然和谐的课堂体验感。

(二)尊重个性,鼓励开放性思维

生态课堂的构建首先要求教师教学思维灵活开放,引领学生打开思路,在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下,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理解知识,勤于思考,善于提问。

在教授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时,我将它与白朴的《天净沙·秋》进行对读。学生们迅速发现了二者的相似之处。由此,我进一步设问,请学生们试着找找它们的不同之处,仔细品味两首散曲中意象的独特性,并组织学生回答、互评。有学生认为,飞鸿过处,绿水黄花之景,是明丽斑斓的,因此情感不似马致远般寥落;而结合白朴身世,还有同学指出,曲中“鸿雁”可以视作一种理想的化身,青山一景也许是曲家虚想之笔。随着课堂探讨的持续深入,一位同学还分享了自己在课前找到的《天净沙·秋思》英译版,不同语言环境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近乎迥异,而思想意旨又时而异中有同,比较起来新颖有趣,激发起学生们讨论的热情。

课堂生成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态课堂中,对于学生的种种回答,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评价正误,而应发掘答案背后的思想之光,并将这点光亮放大,保护学生的独特性,助力延伸思维的触角。不仅如此,为更好地营造一种开放、活泼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精神,教师还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动态评价,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期待效应,慢慢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尊重学生个性,秉承开放原则,方能调和生态课堂主体之间的良性关系,更好地发挥生态课堂体系的育人功能。

(三)美育目标的指向:唤醒审美体验

18世纪末,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自己系统的美学理论,主张用美的艺术弥合人性裂痕,恢复自由人性,充分展现了美育的重要意义。

生态课堂的构建同样有其内在的美育指向性,对学生审美体验的启发不可忽视。在生态课堂的美育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美感体验作为突破口,实施深层的情感熏陶,再现文字蕴含的深义,唤起学生心灵对美的向往,逐步培养审美能力。生态课堂中的美育实践丰富灵活,无处不在,乃至随缘而起。教师首先应当锤炼具有美感的教学语言,带领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并通过适当“范读”展示,以声音形式呈现文本的多重美感。其次,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进入美感世界,贴近自然原初之美,体悟万物本真状态,使学生逐渐趋向一种无功利的审美状态,在获得审美愉悦感的同时,加深对文本的深度理解,真正内化知识。

审美教育理念下的生态课堂,各种因素的状态及彼此间关系协调和洽,学生能够调动多种体验感悟生命,获得价值满足感。不仅如此,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师生双方感受到知识获得过程中的乐趣,在思想交流上产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三、结语

“以学评教”视域下,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更加需要立足学生本位,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体验、收获及发展长远性作为评判教师教学具体效果的准则,打造和谐、自由的生态课堂,切实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培养持久的语文学习兴趣。另外,生态课堂的构建过程也为“以学评教”的评价模式提供启发,促成一种良性、民主、协商式的交互驱动关系。

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著名的寓言,这个故事后来演化成一个更具普遍意义的心理学概念,通常称之为“温暖法则”,结合教育理念,体现为一种“细雨润物”的生态教学方式。生态课堂应该成为一种自由开放的交往体系,着力构建自然、和谐、健康的教学模式,让师生双方共同沉浸于学习的乐趣中,共同进步、持续发展,呈现相对理想的教学效果。

最后,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时时关注学生,尊重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那样,“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学生。

四.参考文献

[1]商发明. 课堂教学评价新理念:以学评教[J]. 教育科学研究,2004(01):20-23.

[2]耿书丽主编.教学评价策略与技巧[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赵晓晶. 初中语文生态教育功能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4]李琴.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态美育研究[D].湖南大学,2017.

[5]刘芳宇. 生态美育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