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师梦工场——研思并进 聚力前行
日期:2024-10-16 16:29:30  浏览量:30

为推进2024年吴江区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工程专项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引领青年教师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参与者与实践者,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苏州湾实验初中于10月16日举行了青师梦工场教科专场培训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人员有入职未满五年教师及立项课题主持人,活动由教科室沈育新老师主持。

8b18ee4e-ddce-4e2e-baf9-3f3c902b7b0b.jpg

首先,由吴江区国家高质量实施工程专项课题主持人的葛爽、胡聪聪、姜苏娟、杨潇、周昱洁五位老师作开题汇报。随后,教科室李华萍老师进行了点评。她肯定了课题的选题价值,认为五项课题研究目标制定明确适切,研究内容清晰具体,体现了现代学科教学理念。同时建议,作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要围绕一个主题或一条脉络加以梳理,覆盖面要广,将课题与课堂相融合。作跨学科学习研究,要深刻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和相互影响,找到交叉点,注意路径和策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内容,体现综合性和实践性。在接下去的研究中,她希望青年教师能借助阅读,加深对课题的理解,丰富课题的理论基础,根据时间点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并形成相应成果。最后,沈育新老师为青年教师带来课题申报指导讲座,他强调了课题开题报告的规范性。讲座伊始,沈老师围绕“为什么要做课题申报”的问题,提出了课题研究在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课程建设、教育质量提高等方面的意义。讲座中,他以此次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工程专项课题申报为例,紧扣课题申报书的填写要求,详细讲解了课题立项的方法,包括选题和课题名称的拟定、研究目标的设计、研究方法的表述、预期成果的设定以及文献综述的撰写等五个方面,着重强调了选题的重要性和课题名称的规范性,指出选题应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体现创新性;在讲解研究内容的确定研究过程的注意事项时,提醒教师们注意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明确研究目标,合理安排研究步骤,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介绍研究方法时,他强调教师们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注重方法的实用性。讲座深入浅出,让人豁然开朗。

b1589f8f-6061-43d7-be47-8da6689d0c03.jpg

本次课题研究培训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教师们表示,通过讲座,进一步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树立了科研意识。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引领教师实实在在投入到教育教学研究中来,学思并用,深耕细研,助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