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日期:2022-10-19 13:40:23  浏览量:335

“双减”背景下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 赵秦

摘要 “双减”政策下,初中现当代散文课堂优化的关键点是基于现当代散文情感特质,以有效朗读、钻研文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纳入生活之源,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善于引导,唤醒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打造和谐健康的课堂生态,帮助学生形成与文字间自然、紧密的情感联结,从而切实掌握现当代散文阅读方法,实现减负增效。

关键词 双减 初中语文 现当代散文 优化策略

   

“双减”政策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为要,对于学生个人、家校双方、社会集体来说意义重大。同时,由此带来的全新挑战也催生出初中语文散文课堂的新局面。

现当代散文取材广泛、包蕴万千,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对散文体裁的认知与学习常处在被动状态。对此,应着力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并将学生生活经验与课堂知识学习加以贯通,实施多元评价,以推进初中语文现当代散文教学的优化,响应“双减”号召。

一、立足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堂作为教育核心阵地的地位愈加突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问题也得以重申强调。在现当代散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现当代散文独特的情感魅力,充分发挥朗读功能,引领学生穿梭在文本的字里行间,领略别样的风俗人情,深厚的文化积淀。

(一)情随声发:以朗读调动情思

双减政策呼吁避免教育应试化、短视化,重拾朗读精神不啻为一种积极回应。

“情者文之经”,现当代散文经由中西方文化碰撞、发展,更加鲜明自然地表露着作者的心迹,学生与文本的第一次交互应从朗读开始。反观课堂中部分学生的朗读,只停留在“皮相”地读,流利尚不能做到,何来工夫关注文字间情感的流动?因此,首先应进行课前朗读。教师可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带有任务地读,如找出一处颇有感触的语句,谈谈体会,逐渐养成读思习惯。而课堂上呈现的朗读,应当是在解决生字词,初识文本基础上的再感知,是学生逐步理解文章的过程,要求也要有所提高,确保有效朗读。

在教授《秋天的怀念》一文时,学生在初读中虽能感受到文章“深沉”“忧伤”的情感基调,但齐读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课堂朗读活动设计中,可以给学生安排具体的分组任务。这篇文章的情感变化是很明显的,文章第一段,写母子二人间的一次“冲突”场景,情绪激烈,“摔”“捶”“扑”“抓”等动作极能重现当时情景,可以重读;“我”和母亲的对话间,一者暴怒绝望,一者隐忍哀求,教师可在朗读前后指导学生揣摩语气,配以手势动作,读出情绪的对比。第三段“我”勉强同意看花后,母亲的意外和欣喜适合用相对雀跃的语调表现出来。文中第二段和第四段过渡语句,包涵着作者沉痛的悔疚,需注意“一直”“常常”“再也没”这些副词的重读处理,语速放缓,语调低沉。

教师通过在课堂中设计灵活多变的朗读形式,进行细致的朗读指导,能使学生对作者个性化的语言产生亲近感,从而激发学生对文章情感内蕴的探索欲。

(二)读透文本:挖掘语言内在情韵

总体而言,现当代散文结构自如、收放有度,语言优美简朗、鲜活生动,作者的情思也立于文字之间,牵串始终。

以自读课文《土地的誓言》中为例,文章鲜明的语言特色,流露出作者独特的个人风格,有不少用法特殊的词语值得品析。初读中,学生们基本能感受到文中奔涌的强烈情感,抓住“热爱”与“挚痛”两词体会作者心绪。之后,请学生再次品读,注意思考文中用词特别之处。就“泛滥”一词,通过还原法,换用“奔腾”、“涌现”等词请同学朗读感受,并交流情感的差异。第二段中“埋葬”一词别有深意,可先就词语本身引导学生体会本义,接着启发学生结合文中特殊用法,理解作者痛切之情的自然流泻。此外,一些表面与惯常认知相“矛盾”之处也需留心。在细读过程中,学生对“斑斓的山雕”这个意象有所不解:何以周身几乎青黑的“山雕”会搭配意指色彩丰富的“斑斓”一词?经过同学们的思考交流,得出“斑斓”更符合一种情感上的色调,是对家乡风物的丰富而美好的印象投射。甚至后文“怪诞的狂风”,“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对读者而言营造的是一种神秘感,但对生长于斯的作者而言,更是一种亲切感的表达。这样便能理解,为何如“狂风”、“谰语”般略显可怖的意象都使得作者魂牵梦萦了。由此,“挚痛”的情感内涵昭然,而这些用法特别的词语亦成为情感“泛滥”的一种外显。只有深刻体会文字中作者对家园国土独特而强烈的深情,文字才能“活泼泼”起来。

散文语言处处隐现着情感的灵光,教师应充当学生走向文本深处的指引者,带领学生发现那些看似“一望而知”,但实则“一无所知”的东西

二、减负增效,善引生活之源

“双减”之下,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相对变长,为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应合理安排、妥善规划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

现当代散文题材多样,遍及生活隅隙,寄寓写作者的细腻感知。教师需关注学生课后学习状况,启发学生留心寻常琐事,提高观察能力;创新作业形式,让学生注目丰富多姿的生活体验,锻炼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意识,活化日常经验。

(一)提升观察能力,把握细处精神

无论是从现当代散文教学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还是从学生平时作业反馈情况

来看,学生在触及文本时,往往停留在表面,有些甚至对眼前的文字无动于衷。除却应试环境造成的局限性,部分学生缺乏共情基础,对日常生活熟视无睹,也许是更为关键的因素。因此,提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能力成为引导学生进入散文世界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篇文章之所以感人至深,常因作者观察入微,将真情灌注在细节处。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平淡随性,却又散中见奇,正是抓住了那些容易被人忽视的“小事”,将一位遥远的思想家带至读者眼前,具象可亲。“海婴吃鱼丸”这件事,“别人都不注意”,唯萧红留心到其中蕴藏着鲁迅先生对孩童的尊重与耐心。学生生活中也会有遭遇到类似被误解的情景,联系实际,让他们交流经历和体验,不仅能让学生回忆起这些“过后即忘”的琐事,也能激起对日常生活细微之处的再思考。如此再进入文本,学生便能对文中海婴的“嚷嚷”,遭到无视时心中的蒙冤委屈,以及鲁迅先生如“及时雨”般的援助更生感触了。

“伟大的”因“渺小的”愈发彰显,而平凡人事的琐细点滴也往往凝聚着生活情意。现当代散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对周遭环境的观察能力,重视生活细节,增强洞悉事件因果关系的敏锐度,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独特感受,从广阔的生活实践中调动感悟力、丰富情感体验,真正关心、热爱当下生活。

在指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时,教师除了指明基本的方法、方向,更重要的是在每一次的课堂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带领学生放眼生活之源,延伸语文天地,容纳真情实感,让学生以自身经验对话作者独特的生活体验,使感情的生发、交互自然而成。

(二)优化作业结构,培养创新思维

“双减”政策的实行,对初中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有所缓解,同时,也对课后作业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现当代散文教学过程中,如果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是引导学生“重返”生活的基础,那么,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就应该继续渗透对这一能力的检验与拓展,将书本知识更加紧密地融入学生生活实践中去,打破僵化思维,提高创新意识。

优化作业结构,将知识付诸实践,并不单单意味着减少作业量,更不能等同于降低作业难度,后者无疑是对学生发展性的一种轻视。在这种情况下,注重情境化作业设计,不但顺应学生情感认知的直观性特征,也为进一步的逻辑能力培养铺路,是优化作业结构的一个突破口,也能切实帮助学生达成知识体系的科学构建。

教授莫怀戚《散步》一文时,可由“散步”这一日常活动着手,引入情境。在课前,先让学生简单记录一次与家人散步的经历,上课前互相分享,交流途中见闻、谈话感受,鼓励学生讲出与其他人不同的独特感受,放大细节。这样的设计既能够初步调动情感,引起共鸣,带领学生逐渐把握文章内蕴,也能指引学生关注自身、调动思维、启发个性。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学生不难发现文中流露出的平淡而又丰富的亲子之情,且通过研究讨论,合作总结出“生命”、“责任”、“尊老爱幼”、“传承”等不同主题,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唤醒。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求学生根据课堂上感悟到的不同主题,对比自己在散步中的体会,将课前习作拓展成一篇完整文章。作为分层设计,还可以让能够达成此要求的学生继续挑战,学习文中以景物描写烘托人物、暗示主旨的写法,体会自然美与情感美的贯通。借助如此贯穿首尾的情境化作业训练,教师便能够引导学生对习以为常的家庭生活进行重新审视,把握寻常处的动人瞬间,品味平凡中的深厚亲情。

“双减”视野下,教师应不断优化作业设计,将现当代散文的教学内容有效渗透在学生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才能实现真正的减负增效。

三、明启善导,构建和谐课堂

“双减”下,现当代散文教学呼唤着更加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精心打磨课堂,用心提炼课堂中的核心问题,引发思考,并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积极评价,发掘学生个性优势,助力和谐课堂。

(一)设疑巧妙慎重,问题简洁明确

学习从疑问中来,课堂提问更是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构成。课堂设疑不能随性而定,恰当的提问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鲜明的启发性,能够促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问题意识。

问题的呈现需重点清晰、指向明确,可从文章的标题、线索、重要语句、文眼等切入,避免杂乱零碎、偏离目标。

在欣赏文本时,绝非仅仅以“你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句子是?”这类界定模糊的问题一贯而终,只关注到广泛性,忽略问题的目的性。提问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授《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在初读中可让学生感知济南冬天的特点,圈画关键词,互相交流补充,学生们基本能把握住“温晴”这一总特征,并让学生说说对这个词语的理解感受。继而询问“温晴”一词在文中的具体表现,让学生分组合作,赏析讨论。在学生基本把握文章内容后,引导他们深入文本品味语言,学生通常能够就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说出其效果,但现当代散文尤重情感的特质不应局限在对写作手法的探究上,更应深入语言内核。文中写山、水、雪的段落无一不透露着老舍的深情,在初读中学生往往更容易找到这些写景部分,此时便可继续追问,除山水之外,还写到什么?引出济南的人,他们不着急的态度也正是“温晴”带来的,此时便可使学生自然由文字进入人情,体悟作者对济南冬天丰富、细腻的感情了。

以问题串联课堂,谨慎设疑,锤炼语言,并且关注发问时机,方能体现出课堂逻辑性,让学习活动有序开展,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逐步固化知识,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

(二)师生心灵碰撞,贯彻积极评价

长期以来的教学观念里,唯分数论的势头始终不减。后减负时代,现当代散文课堂需紧扣“以人为本”的宗旨,贯彻积极评价,让教育充满人情味。

“我认为所谓的潜能,若是没有乐观的界定,这个名词是没有意义的。”在课堂中发挥积极评价作用,增进学生主动发展能力,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也是促成和谐课堂构建的重要一步。

积极评价模式源于马丁·萨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理论,散文课堂的情感流动,不止在文本间呈现,也应透射于师生心灵交流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想法,重视学生具体感受,进而挖掘潜能,实现外部激励向内部学习动能的转化,达成自我成长的目标。

在某次课堂提问中,一位学生犹豫许久都没有开口,从几次平时作业的反馈来看,这位同学在散文阅读答题时经常空着不答,或只呈现几个零星词语。于是降低了设问难度,让她将文中语句朗读出来,发现她在朗读状态较好,因而在此后的提问中,便多注意发挥她的朗读能力,同时慢慢提高要求,学生也渐渐愿意做出更多尝试。

沉寂的课堂固然可怕,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要对课堂上虚浮的闹加以警惕,避免流连其中,偏离教学重点。积极评价不意味着赞同学生一切回答,需要教师付出长期耐心,并不断改进评价方式,确保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将“习得性无助”逐渐转向“习得性乐观”,让学生学会以乐观武装自己。

四、结语

“双减”政策下的初中现当代散文课堂,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更深地挖掘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感,指引学生欣赏身边日常,用真实生动的生活经验激活情感感知力,牵动思维的敏感性、创新性,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大优势,激发潜能,让课堂重焕生机,将“双减”落到实处。

 

备注:该论文获得2022年吴江区“科研力与教学力双驱互动”征文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