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研究学生开始
日期:2021-04-06 13:59:04  浏览量:295

教育从研究学生开始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尹后庆


    应本刊约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为本刊撰写专稿,他就“怎样研究学生”发表了三个观点:一是研究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教育习惯和自觉行九二是研究学生要紧扣今日学生的时代特征;三是研究学生应研究全部的学生和学生的全部。

“研究学生”,这是一个我们常挂在嘴边,却又无法真正说清楚、做明白的话题,也是一个在当下教育内涵发展阶段极具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的命题。近期有一本十分畅销的书叫《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是一位获得“全美最佳教师奖”的优秀教师雷夫。该书讲述的是他如何创新教育方式,把大多来自于贫困或移民家庭的普通学生变成热爱学习的天使,并用热情的教育态度,把教室变成温暖的家,为学生们取得不凡的成就奠基。读完这本书,我很感慨。这位优秀教师提倡建立彼此信任的“没有害怕的教育”,认为“教师可以带班级,但决定这个班级走向优秀或平庸的却是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他强调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奖品,认为“再多的掌声也比不上学生们所经历的探索,以及为每一次学有所获而付出的努力,因为过程就是一切”。我想,在这个第56号教室里之所以会发生奇迹,就在于这位教师对学生的深刻研究。对此,我谈以下三个观点。

一、研究学生应当成为教师的教育习惯和自觉行为

1.研究学生不是一项外在盛加的任务或要求,而是伴随在教师职业生涯过程中持续的行为习惯和自觉的职业追求

众所周知,每一个病人走进医院时,医生总是会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测,然后推测其病因和病情发展的可能性,最后以药物治疗等手段对疾病进行控制,并观察分析这种控制是否有效,判断有没有必要调整治疗计划。针对一些疑难杂症,医生还要持续观察,甚至会诊,制订或调整治疗方案。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研究病人就是医生的职业能力,而且为了医术的不断精进,更深入地研究病人就成为其职业生涯中的永远追求。

当然,我们的学生不是病人。但一个学生走进学校,要让他充满情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教师就应该认真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他们的心智特征来确定教育教学的实施方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把教育教学和研究了解儿童视为学校工作最本质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校长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现在,我们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绝大部分时间是花在教材和教法的研究上,花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总结上,这当然需要,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的研究却比重太轻。因此,我想说的是:不具备研究学生的能力,就不能算是懂教育,就不能成为好教师。

2.教师研究学生不是依据个人的主观意愿或教学经验来预设与实施,而是在平等与信任基础上观察、体察、理解、指导和帮助学生

现在有不少学校开展的调查研究并不够科学,许多对学生进行研究的问卷,其题目本身就带有教师个人较强的主观愿望,让“聪明”的学生们一下子便能领会出题的用意,并用“应然的答案”来替代真实的想法,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准确(比如是否喜欢某某课程,是否喜欢某某老师等问题带有暗示性)。

近期有一项来自11个国家的调查研究,其结果发现:8岁至14

岁的少年儿童已经具有独立的品牌偏好,并受日益发达的媒体影响,控制和影响着父母6叽的消费选择。这些数字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这一代学生拥有了被消费主义过早侵蚀的人生履历,他们的行为方式或思考角度往往会超越教师们的经验判断。“我们真的了解坐在眼前的这些学生吗?”这是每个教师必须重新审视的问题。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学生们因为这样一位教师而学会了遵守规则、为他人着想、自我计划、自我教育。作者告诉我们,这一切的获得原本并非教师的最初目标,而是在不断实践反思和研究中才渐渐明白的。他还告诫每一位同行:“当我们越是想让孩子们达到我们所设定的目标时,我们往往离目标越远。”

我想,教师应该回到教育的起点,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并在学生的世界里找到教育学生的方法。

二、研究学生要关注学生体现出的时代特征

今天的青少年学生,生于上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初,他们的父母大多是上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出生的。这些父母在改革开放之初开始迈入社会,他们的青年时期正是在激烈的社会变革中度过的,因而对子女的教育更自由开放,过去那种绝对服从的教育观念己逐渐被竞争、消费等符合市场经济的教育法则所取代。受社会变革和成长环境的影响,这一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所能享有的物质生活和思想空间日渐丰富和宽松,从他们懂事起,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就有了手机和网络,出国也不再遥不可及。因此,他们在多个方面显现出新的群体特征,比如民族责任意识较强但爱国理性不足,悦纳西方文化但渐离民族优良传统,基础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不强,乐于追新求异但创新能力薄弱,强调自我实现但缺乏对生命本体价值的追问,这些特征必须得到教育的关注和回应。

在此,还有一个问题,可能更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那就是这一代正在面临“童年的消逝”。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专门用一本书来阐述这个问题。他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以电视为代表的娱乐文化充斥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之后,学生的童年正在逐渐消逝。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条值得回味的理由:

第一,学习环境的改变。从童年到成人,是一个有序学习的过程。以往,一些专为成人控制的信息,分阶段用儿童成长中能吸收的方式提供给儿童,让其循序渐进地掌握,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步入成人阶段。然而现在,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成人丢失了对信息的控制权,甚至在有些方面还不及儿童知道得多。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从前秘藏在成人世界里的信息时,他们就开始被逐出童年这个乐园了。

第二,学习方式的变化。过去,人们在把直接经验传递给别人的过程中,语言至关重要。但语言的学习并不是那么容易,成熟的阅读所需要的识别能力,是要经过一段长时间学习才能获得的。而现在这一切却变得简单语言学习逐渐向图像学习过渡,理解电视不需要任何训练。当信息的传播通过手指的比比划划就可以实现时,人们的嘴巴开始沉默了。而且,从来没有一个电视节目能够区分儿童和成人,一些标榜少儿不宜的节目,反而更增加儿童的好奇心。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的一种途径,这种途径正在改变和威胁着学校教育,因为学校用文字和理性支撑起来的学习过程,比接受电视信息难多了。

第三,读写能力的衰退。电视与网络文化带给我们什么?一是稍纵即逝、层出不穷的新闻,几十秒时间,让你来不及思考。二是对一个事物的判断从逻辑判断向审美判断转化,一个长相不错的政治人物,你对他的话语的信任程度就比一个长相难看的人要高得多,尽管后者很有智慧。三是信息的大量堆砌,一个孩子还没有来得及提出问题,就被给予了一大堆的答案。四是电视与网络将“现在”大大地放大,迫使人们把即刻满足的需要和对后果漠不关心的接收方式视为正常。这一切,都将导致儿童读写能力的衰退。

当读写能力、学习环境与方式都在逐渐改变的时候,原先那个“童年”也就逐渐消逝了。也许这一切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一代学生的变化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教育的方式,因此,我们的教师只有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新动向,深入地研究教育对象身上正在发生的微妙而又迅速的新变化,才能做出积极应对来有效改进教育教学方式。

三、研究学生应研究全部的学生和学生的全部

青少年学生面对三个世界的教育,即知识世界、社会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教育。知识世界的教育,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它是通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过程,使人的知识结构趋于完善,知识储量趋于丰富。社会生活世界的教育,需要通过教育回归生活、学校融合社会的途径予以有效实施。而心灵世界的教育最复杂,也最奥妙,要由教师引领学生认知、体验、感悟、抉择、践行,才能寻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园,这是教师研究学生的重点领域。学校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就必须关注学生成长的三个世界,使学校和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1.研究学生,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今天的教育教学需要更多地关注每一个学生,走进学生心灵。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与学生更多的情感交流,更加深入而细致地了解学生的需要、动机和情感特征,进而更加个性化地、灵活深入地关注

和处理学生情感发展的差异性、丰富性,达到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实现认知和情感协调的目标。

2.研究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今天教育教学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探究的快乐。教学要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就应该更加细微地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允许学生选择适合他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3.研究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智能类型

人与人的智能类型及其发展方向是有差异的,只用数学、逻辑、语言等少数几种智能为标尺去衡量和要求所有的学生,而不去关注其他智能类型的学生,容易造成学生身心扭曲、厌倦学习,也容易造成人才被压抑和埋没。如果我们关注学生的智能类型,就会发现不同学生的潜能,就能通过积极的介入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从而造就更

多富有个性的人才。

4.研究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和叠加,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将所获取的知识、信息与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的过程。缺少生活经验的课程,是不完整的课程;缺少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关注,是不完整的教育关注。

5.研究学生,就要关注学生的处境和感受

判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校生活的质量,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察角度是学生的心理感受。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境,使学习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学校教育效果常常源自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关注的内容不同,所引发的后继教育教学活动和效果也不同。

有效的教学从研究学生开始。因此,学校要引领教师提高关注学生的能力,掌握关注学生的方法,优化关注学生的过程,增强关注学生的效果,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在三年前的上海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的是强化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而现在,当上海教育进入内涵发展的“深水区”,在追求规范的同时,我们更应强调特色和多样,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不同需求。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充分而持久的研究。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育。   

值得欣慰的是,上海市不少区县的教育局与中小学校己经迈出了良好的第一步。长宁区教育局提出的“小学快乐学习,初中有效学习,高中综合学习”的理念,黄浦区教育局提出“办学生喜爱的学校,做学生喜爱的教师”的要求,都渗透了研究学生的结果。